谈谈《心灵游戏》和教师素养的提高

信息来源:渝西中学 阅读数: 发表时间:2011年12月22日

谈谈《心灵游戏》和教师素养的提高

自古以来,读书被历代先贤提升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不遗余力地广而推之。读什么书,如何读书,始终是历代先贤所关注的问题。而在物质大潮的冲击下,我们的心灵早已变得复杂而浮躁,要坐下来,找到一本好书再静静读本就不易,更何况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量早就爆炸,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在我们周围,良莠混杂,偶尔翻阅,也常常辨不出哪些是鱼目,哪些是珍珠。所幸,校园的网络书吧给我提供了方便,让我和更多的好书邂逅,有更多的学习材料和经验可以借鉴。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毕淑敏老师的《心灵游戏》一书。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不关注心理这样的题材,当然更谈不上主动思考和把握学生的心理了。但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忽然觉得,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工作,的确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心灵上的知识,从更专业的角度去认识自己,理解和把握学生的情况,更好的生活和开展工作。

《心灵游戏》中有一句话让我和赞同:如果说一个人的身体有会生病,需要看医生的时候,那么同样,当一个人的心灵承受了压力,积累太多负面情绪,心灵也会“生病”,需要及时诊治进行疏解,对症下药才能保证我们精神和身体的健康。想想这个社会上有很多的悲剧,追究起来,都是由于当事者有或多或少心理上的疾病,而又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疏解所造成的。比如这一段时间才算告一段落的“药家鑫事件”,还有前几年广泛引起社会关注的“马加爵事件”,莫不是如此。身体上的不舒服,都可以看医生吃药打针治疗,心灵上的不舒服,也需要进行治疗和疏导,这一点,却常常被现代人给忽视。因此当我看过了这本书以后,我对自己的心灵有了新的领悟,对于心理上的问题也更为重视起来。而书中用来帮助分析自己性格的小游戏,也被我选择性地用到了教育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们了解和分析自己的心理情况,用更为科学和理性的态度面对学习和人生。

《心灵游戏》有一个“写下墓志铭”的游戏,我就把墓志铭作为周记的题目规定下去。一开始很多学生对此不理解,毕竟死亡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是个很沉重的话题。这些十六七岁的孩子可能压根儿就没想到过。但因为是我要求,所以大部分孩子还是照做了。交上来的内容五花八门,有的提到“公司董事长”,有的提到“本世纪最伟大的律师”,甚至还有学生给我画了一张坟墓的画,设计他以后的墓碑。等我在晚自习上专门讲到了这个题目的作用是自我期望和自我评价时,很多同学都认真关注起来。我再给他们展示了很多有趣又有意义的墓志铭时,他们都听得很认真。尽管他们开始的时候并不一定理解了我的本意,但对于生和死,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这一点,足以让我满意了。

后来,我也把一些心理分析的小游戏在闲暇的时候拿到班上来做着玩。有一个游戏是在白纸上画画,要求必须包含有房子、树和人的形象。我把这个游戏拿到全班分析的时候,直到下课,也有学生拿着自己的画找我看,帮他们分析。在这些孩子的眼中我看到了他们对自己心理的关注,开始知道用更为科学的态度来分析自己和周围环境中的心理问题,为自己减压。特别是当我和他们谈论一些时政问题时,他们也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去对待和分析。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当我和他们谈到“留学生机场刺母”一事,班上的同学你一嘴我一言地讨论,基本能正确去分析问题,看到当事人、旁观者甚至是整个社会的不足之处。让我尤其感到高兴的是,当他们自己身上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时候,他们不再莫名烦恼,而是能够正视自己心理上的问题,知道如何去对待,如何去疏解了。

当然,这样的“偷师”绝不会只有这一次。每一次自己得到收获的时候再和同事们交流,就有了更丰富的的答案。这样的提高是不知不觉的,但又让人惊喜。对于我们这样的年轻老师来说,这样的方式灵活而又实际,教师的学识、气质、风度、个人素养都在慢慢得到提高,正应了杜甫的那句诗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曾评价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试问,有“网络书吧”这样一个与时俱进,容纳各种精华的“活水”,我们的思想之渠,又怎么不会“清如许”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