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教学方式的转变

信息来源:渝西中学 阅读数: 发表时间:2012年06月05日

读书笔记--教学方式的转变

渝西中学 李颖

在改变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的事情很多,如设计课堂教学,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动机、构建适应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等。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应该是同步进行的,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双重目的。

第一节 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学

一、多元智能理论背景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于20世纪80年代所提出的一种智能理论。该理论注重学生的智能多种性、整体性、开发性和差异性,鼓励教师配合学生的学习策略,采取多元模式的教学方式,以发挥教与学的功效。多元智能理论对当代外语教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课程标准中很多理念都吸收了多元智能的理论。可以说,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法理论关系密切,但其内涵比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更加丰富。

Gardner 在研究了不同对象的人脑与智能的基础上,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概念。该理论认为,智能和智力是多元的,由一组多元的能力构成,而不是单一的能力。换言之,人的智能应该包括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创造问题的潜力。根据这个基本的认识,Gardner 率先提出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 肢体-运动智能、 音乐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和自省智能等7种智能;随后他分别于1997和1999年补充了另外两种智能:认识自然智能和生存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赋予智能新的内涵,受到国内外教育界广泛高度的重视。美国一些教育工作者于1984年开始专注于多元智能理论,围绕这个理论举办了许多研讨会,并在常规教育进行应用性实践,一些学校使用该理论来重新设计教育项目。

Gardner 的理论对外语教学领域影响很大,在美国,一些教育工作者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外语课堂教学实践;国内学者在多元智能理论应用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语言课堂应是学生受到全面和系统教育的场所,教师应试图开发学生多元智能,教学目标应能够促使学生发挥各种潜力,并取得最佳学习成果。

二、多元智能理论

认知心理学界在研究人的智能的性质和结构过程中,经历了“单因素说”和 “多因素说” 取向的转变。早期的“单因素说”认为,智能是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整合的能力。20世纪后形成了“多因素说”阵营,主要理论有英国 C. E. Spearman (1904)的“二因素说”(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美国E. L. Thorndike(1940s)的“三因素说”(心智能力、具体智能和社会智能),美国R. J. Sternberg (1985)的“三元智能”理论(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应用能力)等。Gardner(1983) 对传统智能理论提出了修正,他把智力界定为:第一,智力是在单元或多元文化环境中解决问题并创造一定价值的能力;第二,智力是一整套使人们能够在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第三,智力是人们在发现难题或寻求解决难题的方法时不断积累新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 他先后提出了9种不同的智能。

Gardner 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特征作了比较深入具体的描述,它有助于我们对该理论全面的理解和领会。

1.智能的普遍性

Gardner 指出,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只是某些智能的发达程度和智能组合的情况不同。即使有些学生在任何一项智能上都没有特殊的天赋, 但经过智能的组合或整合, 可以在某个方面表现得很突出。但是,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能够开发智能的机会,不管其具有多大的生理潜能,都不可能发展出相应的智能。

2.智能的发展观

Gardner 强调指出,人的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得到开发和逐步加强。学校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智能的发展。以发展为轴心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以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这种理论对外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智能的差异性

Gardner 认为,每一种智能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形式和发展程度各不相同, 如在每个个体身上有8种智能,有的人只有某一种或某几种比较突出,但其他方面缺乏。 这是个体间差异。 还有一种是个体内部的差异,即某一个人各种智能发展不平衡,有的人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很强,但动觉智能或音乐智能比较薄弱,或某几种优异、某几种居中、某几种稍差,某几种更次之。这是因为个体天赋、个体成长的经历和文化背景不同。

4.智能的组合观

Gardner 还认为,智能是以组合的形式发挥作用的,没有一种智能是独立存在的。例如,一个学生在与他人对话时,他可能使用体态语来表达,并倾听和理解对方的语言,同时还要根据语境去调整语言,以便做出得体的反应。在这种交流过程中,他分别动用了动觉智能、语言智能和人际智能。因此,智能之间并非彼此绝对孤立、毫不相干,而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Lazear(1991)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基本能力,可以按照以下教学程序:

1.能力的感知

能力的感知即通过触、嗅、尝和看等多种感官经验,感觉周围世界众多事物的多种特征。在这个步骤教师应设计视听说、说与表演或动作等多感官参与学习的活动,训练不同的智能。

2.能力的沟通

能力的沟通指通过与所选择事物的接触,与他人一起确定事物的特点和所处的情景。情景有助于情感体验,个体的情感体验对认识活动有促进、强化、调节的功能。教师应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景,利用直观教具或实物,把游戏引入课堂,模拟生活,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与沟通。

3.能力的传授

在这个阶段,智力开发与教学重点(即语言学习的某些方面)相联系。这可以通过作业、小组研究项目和讨论训练学生的智力,在训练过程中传授方法与策略,帮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自己的智力程度,发展自己的潜力。

4.能力的综合运用

评估学生在前三个阶段学习中的智力表现,把它们与课外的事物相联系,促进学生综合地运用多种智能,同时帮助他们选择适合其智能特点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信地学习,当他们走出校门投入终身学习的社会后有所作为。

四、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

1.训练认知策略,发展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是指有效地听说读写的能力,具体地说,即能运用听说读写进行交流、讨论、解释、说服、创造知识、建构意义以及对语言本身进行反思的能力。语言四种技能的发展对人生取得任何学科学习成绩的成功都有显著的影响。教学中训练学生有效倾听,在听的过程中判断内容、抓住中心主题,在听后针对重点进行概括;训练学生使用尽可能少的文字做笔记、记重点,积极构画心理图式;培养学生资源策略,鼓励学生涉猎教材以外的资源(如词典、英文报刊、图书馆资料、互联网信息等),使他们在不同阶段达到相应的资源能力。通过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他们发展语言智能。

2.指导阅读训练,促进逻辑数理智能

逻辑数理能力涵盖数学、科学和逻辑三个宽广而又相互联系的领域。它主要指数学和思维方面的能力,包括推理和运算的能力。外语学科同样拥有某些数学的概念,如排列、组合、编码、对称等。掌握这些概念能够解决外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激发学习对科学的兴趣。阅读训练中采用主动的学习程序(如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预测和改变逻辑结果等)能够增强逻辑思维能力,使逻辑数理智能在思考和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运用空间表征策略,开发视觉—空间智能

视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人类语言从图像到象形文字,再到符号,表明视觉器官是人类获取知识、创造知识的重要工具。视觉—空间智能指对结构、空间、色彩、线条和形状的感悟能力,包括用视觉手段和空间概念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教学中采用电影、电视、投影片、多媒体、挂图、图解、图表等形象化工具辅助教学,有助于空间表征, 提高视觉-空间智能。 把教学内容视觉化是开发空间智能的核心,主要是利用二维平面内的空间关系,创设人造图表空间。此外,利用图表解决非空间问题,如分析或解释词汇的语义关系、句法关系、文本的篇章结构等;利用真实空间、借助现实物理空间(如教室或物体的位置)创设空间环境,进行直观教学(如方位介词的教学)等。这些手段都有助于开发视觉-空间智能。

4.营造音乐环境,培养音乐智能

音乐智能主要指对于节奏、音调和旋律的感悟和直觉能力,以及用音乐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青少年学生听觉敏锐、善于模仿,具有音乐的潜能。充分利用教材中或课外的音乐资源,把音乐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是培养音乐智能的主渠道。教学的方式有听主题音乐或背景音乐;唱与教材同步的英文歌曲或与生活联系密切的抒情歌曲。教学步骤为:先听歌曲,呈现歌词,讲解歌词的语法、句法和词汇,分析歌词内容,然后学唱。研究表明,听歌会促进输入、内化和习得目的语;唱歌既可以提高音乐的理解力、增强节奏感,也可以学习语音、语法和句法、增长词汇量,还可以增强语感和语言文化的熏陶、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

5.加强动觉训练,提高肢体-运动智能

肢体-运动智能指个体控制自身的肢体、运用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思想感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中训练动觉可谓寓学于乐。做游戏强调身心协调、 多感官通道参与、 在玩中看、听、说,真正体现“动中学”的内涵。现行教材把课堂游戏纳入教学内容,设计了竞猜、演示、随机应变、谜语等不同类型的游戏。演示类或戏剧游戏属于动觉游戏,能够同时训练学生的肢体语言、 口语和书面语, 促进语言与肢体的配合、动作与表情的协调。譬如,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领会词语涵义,通过对话练习口语,通过扮演熟练肢体语言。

6.开展合作学习,塑造人际交往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是人类智能最重要的方面,它主要指与人交往合作,觉察、体验和解读他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图并能据此做出适当的反应的能力。创设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以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的。合作学习能营造轻松的、自如的学习气氛,降低学生的焦虑感,学生之间愿意沟通,愿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教师对小组指导或提供帮助,有机会与某个学生或小组交谈,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

7.认识元认知要素,开启自我认识智能

自我认识智能是关于建构正确的自我知觉的能力。自我认识智能者具有自我认知、 自我反省的能力, 善于用这种能力计划和引导自己人生。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元认知是智能的核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元认知意识能鼓励学生做出成功的选择,并有效地修正自己的行为。学习者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元认知水平的高低。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技能和元认知体验三个要素。元认知的训练应该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 启发学生对自身认知资源的认识,引导他们了解任务类型、学习某些策略的知识。其次,让学生主动认识自己智能活动过程,养成计划、监控和调整的学习习惯。再则,指导学生觉察和了解认知活动过程。

8.训练观察技能,改善认识自然智能

认识自然智能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改善学生认识自然智能是各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外语学科也不例外。教学中应利用以环保与生态题材的课文,引导学生学习植物、动物和环境方面的知识,并联系实际就某一话题展开调查或讨论。根据多元智能的观点,应当培养学生观察事件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把握人物、事件、时间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理解与分析人物的动机、事件前因后果。这种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能更容易掌握课程形态、结构和关系。实际上,观察环境的能力是超学科的技能。

五、多元智能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英语课程标准》(2001:28)强调个性化教学,指出英语教学应“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任何学科如果能以最大程度的个性化方式进行教学,那么该学科就会产生最大的功效。多元智能理论为实施个性化教学创造了条件。多元智能观的核心是在于认真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同样好的教育,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智能的差异性特征支持了新课程中“三个发展”的理论。任何人都或多或少拥有多元智能,只是个体的智能、性格、气质和兴趣不尽相同而已。有的人某些能力比较突出,某些能力却相对薄弱,教师应注意个体能力倾向的差异,分析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仅仅依据学业成绩或传统的智商测验结果评价学生智能程度高低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要正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客观事实,组织开展能够展示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特长的活动,消除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隔阂,让所有的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每一种智能都有它自己的发展轨迹。认识认知能力的转折期对开发青少年智能、合理调整与安排教学内容有指导意义。智能的发展观理论说明,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发挥不同年龄认知功能的优势,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智能的普遍性特征意味着智能多元化,客观上要求教师应开展多样化、开放性的教学,全面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关闭